联系人:师先生
电 话:0913-5265051
手机:18191929665
邮箱:36211426@qq.com
地址:陕西省韩城市苏山路
网址:www.hcmkjx.com

4月的黄河两岸,绿水青山,百花争艳。走进韩城煤机公司(生产服务中心)的研究所,看见一个个青涩的脸庞,就如同黄河湿地小草微吐绿芽,小花含苞待放,青春的活力令人平添一种期待。
始建于1970年的韩城煤机公司,东临黄河,西依梁山,隶属于韩城矿业公司,是陕煤集团带式输送机、矿用风机及其智能化产品的专业化制造基地,下辖风机结构研究所、电气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和科技情报室等。2018年获得国家高新企业认证,被授予“2021年陕西省瞪羚企业”称号。
韩城煤机公司研究所里的20多名年轻人,个个都像瞪羚一样,奋力奔跑,在企业跳跃发展中崭露头角,正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一股新动力。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,笔者前去采访,讲述研究所里年轻人的创新故事。
敢较真的“煤三代”
1995年出生的马骏,追随爷爷和父亲的脚步,成为一名“煤三代”。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的他,在回到黄河岸边的故乡、入职煤机公司的那一刻,就像一个栽培多年的“种子”发芽了、开花了。
大学毕业当年,他分配到煤机公司,先后在风机结构车间、工艺部工作,2021年进入风机结构研究所,主要负责产品测试工作。现实中,他文质彬彬,刻苦钻研,颇有几分书生气儿。
有一次,马骏拿着图纸到车间检验风机部件时,发现工人师傅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设计流程加工,于是就跟工人“理论”。其中,一名老师傅看马骏那么认真,就给他讲述了多年来大家凭经验干活的来龙去脉。
马骏听后很是不解,趁工人下班的时间私下去验证成品。其结果令他吃惊!竟然绝大部分部件分毫不差达到了他的设计要求。他虽然信服老师傅的经验,但还是挑出一个质量不合格的部件,给大家讲按照图纸和流程加工的重要性,直至说服大家放弃“不良经验”才作罢。
“搞技术工作,更多的时候就要敢于较真,坚持原则,只有这样,才能减少失误保证合格率,才能纠正没有理论依据却被沿用的不良经验。”马骏说。
马骏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,成长环境导致与父亲的关系较为冷淡。去年一次家常饭间,父亲提出要送他上班,一种莫名的亲情温暖,瞬间融化了他心里与父亲多年的隔阂。
马骏说:“我读了那么多书,早懂得凡事站在他人角度想,凡事多看别人优点的道理。当大家都能换位思考,心存包容,一切美好都会在身边绽放。生活如此,工作亦如此。”
成长中的烟火气
比马骏小一岁的焦栋,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工作胸有成竹,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似得。事实上,每次在研发设计中遇到难题,他总是带着解题思路和预想答案,移樽就教,不耻下问。爱动脑筋钻研的这个大男孩,在带式输送机研究所深受同事喜爱。
研究所负责人尚新芒这样评价焦栋:“工作上,别人想着干完,他是想着干好。”
“很喜欢焦栋这个小伙子。在车间干活的时候,他有想法有能力。后来去了研究所搞设计,因为有一线工作经验,知道很多活干起来比较繁琐,所以他设计的图纸简单明了,省人省事。”带式输送机车间班长赵小虎说。
今年热播的电视剧《人世间》,让焦栋回忆起学生时代,自夸是周秉坤一类的年轻人。老家在韩城山区的他,主要以花椒、核桃为经济来源。自打记事起,他就没有过过真正意义上的暑假。
他说:“那时对花椒树没概念,只记得从放暑假第一天回家,一直要摘花椒摘到收假的前一天,使得自己早早扛起了养家的担子。”而这也恰恰为焦栋后来脚踏实地搞科研播下了一颗金色的种子。
“最近一次与母亲视频,看到她两鬓斑白,就希望在研究所岗位上的成长速度,能超过父母两鬓白发增长的速度,多搞些研发设计成果出来,多陪陪父母。”说到这儿,大男孩的眼圈红了。
携手一起向未来
在煤机公司研究所,更多的年轻人在“智造”征途上绽放青春,在平凡岗位上接续奋斗,成为企业智能智慧绿色发展的主力军。他们身上迸发出的青春活力,让老企业焕发出智能制造的春天,铸就了韩城地区第一家瞪羚企业。
“在研究所工作每天都是新鲜的,喜欢研究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过程是辛苦的,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分享的。”风机结构研究所26岁的潘奕隆是这样看待本职工作。与马骏、焦栋不一样的是,潘奕隆几乎把工作当成他的全部。他所学的专业是3D建模,有一次,韩城矿业科研单位在讨论科研项目时,他根据自己的判断,提出3D打印这个想法,随即被韩城矿业及本单位风机车间采纳。从那以后,经他手制作的3D模型和模型组合,更多的用于设计新设备、结构件等领域。
今年27岁的李博,在电气研究所里已经小有成绩了,设计研发的《一种局部通风机不停风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》《象山矿井主运输皮带随煤量自动调速》控制系统绝无仅有。谈起科研成果时,有些腼腆的他,几次解释说不是个人的功劳。李博说,“最难的是,把之前自己认定的设计理念及方案完全推翻再重新开始,否则折腾几次根本坚持不下去。”永不言弃的性格和成功带来的自信,使李博在成长的道路上愈发成熟。
和李博同在一个研究所年龄稍长的强毅刚说,“入职煤机公司之前,曾在移动、联通公司打过工,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,考的证也多。现在主要用C语言、VB语言等编写代码,每挑战成功一项设计都是最快乐的。”强毅刚认为,在枯燥的研究中,如果缺少一种对本职工作的“忠诚”,很难做到精益求精。由于家里电脑屏分辨率低,他每次回家加班都把班上的显示屏扛去扛来,滑稽中透露着酸甜。
滚滚黄河水悠悠讲述着研究所里的动人故事。韩城煤机公司一代又一代年轻人,深得黄河哺育泽润之利,经历50年风华初心传承,以主人翁的姿态,不断升级煤矿的简陋设备,改善着井下生产环境。特别是近几年,研究所里的年轻人利用数字技术为“智能矿井”赋能,矿用设备实现了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蜕变。
咱们所里的年轻人,无愧于黄河的儿女!(陈凤鸣 薛寒煜)